北江省(现与北宁省合并为“北宁省”,行政中心仍设于北江)是越南北部核心工业基地,拥有9个工业区和55个工业集群,总面积超4,500公顷。工业区入驻率达70%以上,吸引了426家企业(含大量外资),2024年GDP增速达13.85%,工业贡献率超70%57。以下从工业区分布、行业与企业布局、政策趋势三方面展开分析:
一、核心工业区分布及特点
光州工业区
位置与规模:位于北江省越安市社,总面积516公顷(426公顷已开发,90公顷扩建中),2006年运营,入驻率93.54%。
主导产业:电子制造(占60%)、太阳能电池、金属加工。
代表企业:
富士康(投资2.7亿美元,生产平板/笔记本);
立讯精密(连接器、智能穿戴设备);
晶澳太阳能(光伏电池板,投资2.1亿美元);
蓝思科技(苹果玻璃盖板供应商)。
云中工业区
重点企业:天合光能(投资1亿美元,越南最大光伏电池厂,年产能1GW)。
和富工业区
新兴项目:VSUN光伏产业园(投资3亿美元,建设4GW组件+2GW电池片)。
双溪工业区
产业方向:配套产业、电子机械,代表企业为Boviet太阳能科技。
工业集群
55个集群总面积2,329公顷,35个已运营,重点布局劳动密集型产业(服装、农林加工)及机械工程。
下表总结了北江省主要工业区的基本情况:
工业区名称 位置 面积 主导产业 代表企业
光州工业区 越安市社 516公顷 电子制造(60%)、太阳能电池、金属加工 富士康、立讯精密、晶澳太阳能、蓝思科技
云中工业区 北江省 - 光伏电池制造 天合光能(越南最大光伏电池厂)
和富工业区 北江省 - 光伏产业 VSUN光伏产业园
双溪工业区 北江市松溪社 160公顷 配套产业、电子机械 Boviet太阳能科技
二、行业分布特点与企业构成
电子制造主导产业链
外资密集:富士康、立讯精密等代工巨头聚集,生产苹果iPad、MacBook及智能穿戴设备。
配套产业:蓝思科技(玻璃盖板)、日月光(芯片封测)形成上游供应链。
新能源产业快速扩张
光伏领域集中了晶澳、天合光能、VSUN、晶科太阳能等企业,总产能超7GW电池片及组件。
本土化制造企业崛起
中国背景企业如航嘉(电源设备)、海能实业(线束)在北江设厂,完善产业链。
多元产业补充
机械加工(博维太阳能设备)、服装(越南晶苑)、新材料(锐升新材料)等分散布局。
三、重点企业及投资规模
企业名称 来源地 投资领域 投资额/产能 工业区
富士康 中国台湾 平板/笔记本制造 2.7亿美元(800万件/年) 光州
立讯精密 中国 智能穿戴设备、连接器 累计超3.3亿美元 光州
天合光能 中国 光伏电池 1亿美元(1GW产能) 云中
VSUN 新加坡 光伏组件+电池片 3亿美元(6GW产能) 和富
蓝思科技 中国 电子玻璃盖板 5,380万美元 光州
四、基础设施与政策支持
基础设施
电力:110KV变电站(光州工业区容量80MVA)。
供水:日处理10,000立方米自来水厂1。
污水处理:集中式处理站(光州日处理9,000立方米)。
政策激励
税收优惠:企业所得税率20%,前2年免税,后续4年减半;高科技项目税率10%。
用地成本:工业用地租金约75美元/㎡,标准厂房月租3.5美元/㎡。
劳动力成本:普工月薪170-200美元,工程师250-350美元。
五、发展趋势与挑战
北江-北宁合并效应
合并后工业区总面积超6,000公顷,整合北宁的电子终端组装(三星、富士康)与北江的半导体、光伏制造,形成全产业链闭环。
产业升级方向
政府优先吸引半导体、自动化设备等高附加值产业,推动工业4.0转型。
挑战
部分核心技术依赖进口,本土研发能力待提升;
工业区密集扩张需配套环境管理(仅22/35集群建成污水处理厂)。
浏览:次